《期貨圣經》5:為什么永遠不賺小錢?
此系列內容為一位期貨紅馬甲出身的成功前輩所闡述表達,私下被很多期貨人譽為“期貨圣經”,很多職業(yè)期貨操盤手將其打印出來,逐句研讀。

為什么永遠不賺小錢?

為什么永遠不賺小錢?
曾經有一個朋友興奮地跟我說,他連續(xù)做了9張單子都贏利。我問贏利多少?他說接近10% 。我就告戒他:你每次贏利是1% ,可你冒了多大的風險呢? 他被我問住了,顯然他從未考慮過這個問題。
因為是朋友我接著說:在期貨市場你贏利多少次意義并不大, 賺小錢的意義也不大,萬萬不可冒大風險去贏取小利,萬萬不要一次虧損補不回多次贏利。而應該相反,應該冒小風險贏取大利,應該讓每一次贏利足以補回多次虧損,每次必須能看到于風險幾倍的利潤才進入市場。 朋友不以為然。幾天后一波行情走反,使他爆倉出場。我不知他離開時是否有些領悟。
還有一層意思我沒說出來:他這樣做單還說明他對大勢中贏大利沒有堅定的信心。9次贏利中肯定有僥幸搶到的逆市反彈,肯定也有利未放盡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情況出現(xiàn)。這樣做單就會自然形成偷襲觀念,從而根本放棄了戰(zhàn)略性的宏觀思考、整體思考。其實,你要在市場上讓你的盈利單子比虧損單子多是很容易做到的,因為即使大勢做反的單子往往也有機會在震蕩中獲利出場(如果獲利單子多于虧損單子是你的追求的話)。即使連續(xù)若干次盈利也并不比麻將中的連續(xù)坐莊困難。 但有一點我們不應該忽視,麻將游戲中每次盈虧的比例大體是1:1 。 所以最后的盈虧和你的“和”牌次數(shù)密切相關,“和”牌的次數(shù)是最后盈虧和盈虧多少的決定性因素。
本來期貨市場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比麻將桌上贏率更大的場所。只要我們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好虧贏比例,我們就可以在贏利次數(shù)少于虧損次數(shù)的情況下還能賺錢。可惜我們中間好多人像黑色幽默小說中的主人公一樣把這個比例控制反了,使我們在贏利次數(shù)大大多于虧損次數(shù)的情況下依然血本無歸。這樣的話,如果你最后把所有的單子留下讓一位對期貨一無所知的農民朋友看,也許他會說“為什么每次掙錢那么吝嗇而虧錢又那么慷慨呀!”當然,我手里也常能找出賺到小錢的單子,但那絕不是主觀的故意,而是因對行情的認識發(fā)生了改變或因大勢反走草草離場而已。其實,我們每個人不管愿不愿意都會經常賺到小錢的。我說的不賺小錢是說,永遠不要本著賺小錢的宗旨進行全局部署和市場操作。
以上就是對“在期貨市場上為什么永遠不賺小錢?”的一個分析解答,希望能對交易迷茫中朋友有所幫助。
以上就是對“在期貨市場上為什么永遠不賺小錢?”的一個分析解答,希望能對交易迷茫中朋友有所幫助。
為什么盈利了一定要讓它奔跑?
以小博大最終目的是在市場賺大錢,“見利就走”不僅違背了“博大”的原則,而且也絲毫沒能減低你所冒風險。雖然對于每一次來說,這一次的風險隨這次結算也消失了,但你馬上又鉆入另一個風險之中。如果行情走反,以上回的贏利能彌補嗎?你冒風險的次數(shù)在增多?可你僅為小利在冒險,你是在虎口里斂芝麻。你有入虎穴的勇氣,但一次次只是在撿小便宜,不算英雄,只是愚人。如果楊子榮舍生忘死打入匪巢只為吃一頓百雞宴,他還是令人仰慕的大英雄嗎?虎口里按周密的計劃,奪取物有所值珍寶之人才算智勇之士。
應該設定怎樣的盈利目標呢?
從大局上,我認為盈利目標應該定在保證金總額的100%——能撤出本金才算勝。那么,我們應該把每一次的搏殺都當做決戰(zhàn)或隨時隨事態(tài)的發(fā)展可能變成決戰(zhàn),目標是取得全局的勝利或為全局勝利奠定基礎。當然也包括失利的話減小損失,使其不影響全局,更不能一次性的全軍覆沒。當然,不能抱著期望固執(zhí)地等待行情朝我們的目標發(fā)展,只是在盈利時不要總是草草收場,好像白撿到一個錢包怕失主追回一樣。每次盈利都不是白揀的便宜,我們是付出了風險的代價的,是甘冒為虎所傷的危險。有了這種認識,更應該在已經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已有一定的盈余)用我們的耐心和智慧去贏取最大的利潤。
相關推薦
聯(lián)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