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訝了,一個期貨散戶失敗的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知行不能合一
某投資者張女士,個人散戶,進入期貨市場已經兩三年了,看了很多期貨書籍,對各種分析方法理論都很熟悉。
約翰·墨菲的《期貨市場技術分析》等看得滾瓜爛熟,道氏理論、甘氏理論、波浪理論等等也說得頭頭是道。
“讓盈利奔跑,截斷虧損”、“趨勢是你的朋友”等期市格言倒背如流,但是,她的交易結果卻很糟糕,問題出在哪里呢?
約翰·墨菲的《期貨市場技術分析》等看得滾瓜爛熟,道氏理論、甘氏理論、波浪理論等等也說得頭頭是道。
“讓盈利奔跑,截斷虧損”、“趨勢是你的朋友”等期市格言倒背如流,但是,她的交易結果卻很糟糕,問題出在哪里呢?
筆者與張女士交談后驚訝地發(fā)現,她所知道的和他的實際操作完全是兩碼事,不能做到知行合一!
她雖然知道入市前需要制定一整套完整的操作計劃,但是實際上卻并沒有計劃,或者即使有也沒有嚴格執(zhí)行。
到了該止損的時候,她經常盼望價格能夠朝向有利的方向回轉,希望虧損能夠減少,不愿意面對砍倉帶來的損失。
用她的話來說,就是“下不了手”。而當她實在受不了了,終于砍倉的時候,往往砍在最低或最高點。
另外,當市場方向不明確,并沒有給出入市信號的時候,她往往會頻繁交易,用她的話來說,就是“手癢”。
她雖然知道入市前需要制定一整套完整的操作計劃,但是實際上卻并沒有計劃,或者即使有也沒有嚴格執(zhí)行。
到了該止損的時候,她經常盼望價格能夠朝向有利的方向回轉,希望虧損能夠減少,不愿意面對砍倉帶來的損失。
用她的話來說,就是“下不了手”。而當她實在受不了了,終于砍倉的時候,往往砍在最低或最高點。
另外,當市場方向不明確,并沒有給出入市信號的時候,她往往會頻繁交易,用她的話來說,就是“手癢”。
知行不能合一,是很多交易者都存在的問題。所有交易者接觸期貨一段時間后,對期貨市場最基本的原則都會有或多或少的了解。
但是失敗的交易者都是在某些地方違反了這些原則,明知故犯,這也是失敗交易者的共性。
但是失敗的交易者都是在某些地方違反了這些原則,明知故犯,這也是失敗交易者的共性。
如何改變現狀?
一方面,不斷重復正確的操作,強化正確的記憶,少犯同樣的錯誤。比如,做交易日記,從自身的成功和失敗例子中學習,不在同一個地方被絆倒。
一筆交易成功與否,并不是看交易結果是盈利還是虧損,而是看是否嚴格按照交易計劃進行。
如果是按計劃做的,即使虧損也是正確的交易。如果沒按計劃做,即使盈利也是錯誤的交易。
另一方面,加強自身素質的修養(yǎng),推升自身“真、善、美”的一面。要想做好期貨,先要做好人。
去除心中的“貪婪和恐懼”,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最終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一筆交易成功與否,并不是看交易結果是盈利還是虧損,而是看是否嚴格按照交易計劃進行。
如果是按計劃做的,即使虧損也是正確的交易。如果沒按計劃做,即使盈利也是錯誤的交易。
另一方面,加強自身素質的修養(yǎng),推升自身“真、善、美”的一面。要想做好期貨,先要做好人。
去除心中的“貪婪和恐懼”,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最終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上一篇:九個期貨傳奇-九個期貨高手的故事
下一篇:期貨悟道:你拿得起,必須放得下!
相關推薦
聯系我們
